北京上海多个新盘“日光”:背后是房价下调和过度营销
“抢房”不是反弹 因过度营销促成
虽然特价房等优惠房源出现,但三城多个楼盘的“日光”甚至“抢房”,在调控背景下仍显得很不正常。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价格下降确实对销售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同时也有个别项目自身炒作和中介等代理销售人员过度营销的作用。
像早安北京项目所处的大厂,依旧是限购城市,在去年环京地区楼市实施调控政策后,“北三县”楼市均开始降温。连夜排队抢房,甚至扮演排队者的不乏中介员工和楼盘销售代理的身影。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就目前市场情况看,“北三县”的楼市依然处于冰点,网上所传“连夜排队抢房一事”,更多的是开发商的一种营销手段。张大伟表示,这肯定有所夸张,尽管价格确实有所下调、的确有些人想买房,但是销售现场应该没有网传的那样火爆。从现场人员构成看,很大一部分是当地销售人员或者中介人员。因为从目前的市场看,不具备在目前价格和市场环境下出现如此踊跃购房人群的可能性。
同样,在通州“日光”盘中,也存在中介和代理商的人为炒作。石榴集团负责人告诉北青报记者,特价房和团购优惠确实吸引了不少购房人,但谈不上抢房,算是正常的销售。包括我爱我家等中介经纪人和代理公司的销售人员在微信、微博等渠道的传播,大多是炒作。“过于忽悠了,其实市场是很冷静的。”该负责人表示,因为有提成,不少渠道代理的销售人员会刻意夸大热销。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在市场冰封期,为了寻找买房人,不少楼盘与中介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每售出一套房源可以给出3-5个点的提成,因此一些合作经纪人会刻意制造火热的销售场景。
土地频频流拍 回调信号确立
很明显,降价和人造的“日光”现象,不能代表市场的回暖反转。
对此张波认为,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近期部分城市的新盘热销和当地商品房限价有着直接关系,并且从实际情况来看,热销新盘和周边二手房的价差都较为明显;其次从近期降准来看,目的是置换中期借贷便利,降低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对于楼市的刺激极为有限;最后,数据表现上“回暖”更多体现在限价商品房,而从实际的存量房交易来看还处于低点,因此目前来说楼市回暖还为时过早。
除了特价房以外,在土地获取上,开发商也不再“有钱任性”。就在本周二,北京市新增供应了两块住宅用地,结果却双双遭遇流标。这两块土地分别是门头沟区与房山区的住宅用地,总起拍价为42.5亿元,总出让面积为13.87万平方米。
市场研究机构克而瑞发布的报告显示,算上这两宗新流拍的土地,今年年内北京市场已经出现了六宗流拍土地,要知道从2012年开始,北京总共只有37宗土地流拍,年均只有五宗,2018年很可能成为最近七年里流拍土地最多的年份。土地流拍的背后隐藏着市场下行的趋势也将更加严重。
事实上,今年一季度,北京楼市无论是供应、成交均处于冻结状态。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6%,降幅比前一月扩大0.5个百分点;二手房价格首次出现下降,降幅为0.1%。包括北京在内的七个城市的二手房价格跌回一年前。
张波表示,成交萎靡,土地市场的缩手缩脚都是房企资金链紧张的表现。这种情况自去年就存在了,从今年的情况来看表现则更甚。在坚持去杠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宏观背景下,不仅国内融资渠道持续收紧,我国还强化了对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借用外债的管理。可以预见,2018年多重调控举措之下,房地产整体的融资成本难言降低,不少龙头房企在年初已经明确采取加速周转的方式,来应对资金成本高企的现状。
新推盘项目连续的低姿态,也确定了新盘回调的信号。张波认为,房地产整体的融资困难导致了不少房企需要尽快回笼资金。特价房、一二手房的价格倒挂这些趋势将更加明显。(记者 李桁)